2024年6月21日 星期五

USTP【臺北聯合大學系統】University System of Taipei



北聯大各校齊聚海大 豐富發表激盪學術研究火花 | 中央社訊息平台

(中央社訊息服務20240621 17:25:42)

海洋大學6月21日舉辦臺北聯合大學系統學術研究成果發表會


國立臺灣海洋大學6月21日舉辦臺北聯合大學系統學術研究成果發表會,北聯大其他3校:臺北醫學大學、國立臺北科技大學及國立臺北大學齊聚海大,將近百位教育人員、研究者及學生一同參與,本次總共有29件合作計畫的成果發表,是歷年來件數最多的一次,其中海大的合作案就高達14件。

海大加入北聯大至今已滿10年,透過各校專業領域發揮互補,在教育、研究等各方面整合資源擴增規模,提升各校教育品質與學術水準,也促進跨校、跨領域的專業交流與合作計畫申請。今年海大在海洋領域專業與北醫的醫療專業合作推動船員的健康照護,所建構的健康醫療系統從上船前的心理評估、船上的遠距醫療,一直到下船後的照護,相信透過良好的醫療體系,臺灣的航運會更佳邁進。此外,與北科大的離岸風電合作,在海大海洋能測試場完成試驗後,將有機會商轉。也要借重北大在人文社會的專業,協助智財與專利的相關申請。

北聯大四校代表合影(左起北大魏研發長、北醫吳校長、海大許泰文校長、北科大任副校長)


海大許泰文校長於開幕致詞時感謝眾人不遠千里前來參加這次的研究成果發表會,並表示,期望持續整合各領域的專業,共提整合型研究計畫,並透過資深老師帶領年輕老師永續經營,將議題做得更深、更廣,且共同於國際期刊發表,相互提攜在國際上發光發熱,達成四校共贏的願景。北醫吳麥斯校長強調,不管是在產業或是教育,未來所有的研究就是要跨領域、跨國界,並對社會有影響力。透過北聯大的跨領域結合,一起培育人才、深化研究,並實際應用於生活中,讓世界更整體、更美好。

北科大任貽均副校長表示,透過北聯大的系統將北科大的工程技術專業推展到海洋、醫學,以及科技與人文的政策上,將四校從點對點慢慢拓展到線與面,就能夠爭取更大的國家型計畫或是跨國的計畫。魏希聖研發長說,臺北大學一直以來在文法商都有非常深厚的基礎,近年也持續投入有關AI、電子、企業永續發展、淨零排放等與重要政策、國家發展方向有關的議題,北聯大的平台讓各校的專業領域得以一同合作,也有非常多同學參與研究團隊,培養臺灣未來的人才。相信北聯大系統可以產出越來越多的豐碩成果。

張文哲研發長閉幕致詞


各校之間合作計畫件數累計有216件,合作計畫件數也從20件成長至29件,並產生出8件專利及37件後續衍生之計畫。已發表212篇被Web of Science (WOS)檢索的合作研究論文,從每年平均6篇成長到每年約25篇。近5年的學術合作計畫總金額更是超過5,500萬元,成果相當傲人。

口頭報告競賽頒獎




2024年6月18日 星期二

大仁科技大學

 

大仁科技大學      https://www.tajen.edu.tw/

大仁科技大學 Tajen University | Facebook


大仁科大校園12景 二部曲 | 中央社訊息平台

(中央社訊息服務20240618 13:09:09) 大仁科技大學今日迎來了113屆畢業典禮,這一盛大活動不僅慶祝了新一批畢業生的誕生,更以豐富多彩的校園活動,吸引了數千名新舊校友、畢業生家長、貴賓的參與,共同見證大仁科大傳承與創新的輝煌歷程。

校園12景揭牌儀式:重溫美好記憶 活動緊接在畢業典禮之後,揭開了校園內12個標誌性景點的全新篇章。其中,理查花園(Richard Garden)和喜多廊成為最受矚目的亮點。

1.理查花園(Richard Garden) — 以黃國慶前董事長的英文名字命名。這裡有一個美麗的池塘,養著可愛的烏龜和臺灣鯛魚,是黃前董事長當年最喜愛的清晨漫步之地,也是學生們在午後黃昏散步聊天的最佳地點。
2.喜多廊 — 在這片青青草地上,蝴蝶翩翩飛舞,微風輕拂花朵,仿佛在講述著校園裡的美好故事。常常見到學生們三兩在這林蔭下閱讀討論。

校長郭代璜在儀式中熱情洋溢地分享了校園從過去到現在的巨大變化,並表示:「我們希望這次校友回娘家活動,不僅讓大家回顧過去,更能看到母校的發展和變遷。我們期望所有校友無論身在何處,都能感受到母校的溫暖與支持,繼續在各自領域發光發熱,傳承大仁科大的精神。」

佑全藥品公司總經理文德蘭也應邀參加了這次活動,她在致詞中表示:「非常榮幸能參加此次畢業典禮與揭牌儀式,祝福校運昌隆,畢業生鵬程萬里。」

校友總會長范景章和各地區會長為畢業生贈送了精美禮物,熱情歡迎新畢業生加入校友會,並鼓勵他們為國家和社會貢獻力量。

藥學系的兩位在校生也在活動中分享了他們在校園裡的美好生活點滴,感謝歷年來師長及學長姐的傳承,並祝福學長姐們畢業快樂、龍騰馬躍。

此次活動由研發處職涯與校友服務中心主辦,為所有畢業生留下深刻的回憶。校方希望畢業生未來常回母校,加入校友會,共同為大仁科技大學增光添彩。

大仁科技大學將繼續致力於創造更多的交流機會,秉持學校的傳統與創新精神永續發展。目前由各界共同推動『傳播愛的種子 點燈助學圓夢』計畫,歡迎共襄盛舉。

點燈計畫募款專頁: https://a18.tajen.edu.tw/p/412-1018-6087.php?Lang=zh-tw
大仁科大校務基金募款專頁: https://a18.tajen.edu.tw/

圖一、大仁科技大學12校景之一「理查花園(Richard Garden)」是以黃國慶前董事長的英文名字命名。也是學生喜歡在午後黃昏散步聊天的最佳地點。

圖二、大仁科技大學12校景之一「喜多廊」

圖三、大仁科技大學校園12景揭牌儀式二部曲

圖四、大仁科技大學校園12景揭牌儀式二部曲,由郭代璜校長帶領校友總會及本校一級主管合影


文章附檔      點燈計畫募款專頁      大仁科大校務基金募款專頁


大仁58校慶 校友大榕樹下 回首話當年 | 中央社訊息平台


(中央社訊息服務20240401 09:30:52) 大仁科技大學於3月23日星期六舉辦58週年校慶,是大仁科技大學58歲的生日。楊弘仁董事長與郭代璜校長一早即帶領團隊歡迎各界嘉賓朋友們,感謝大家前來一同分享學校過節的喜悅。

慶祝大會於上午九時在活動中心大禮堂舉行。配合「龍躍大仁、邁向卓越」的活動主題,儀式由國軍陸軍333旅的精采表演揭開序幕,並由校長帶領一級主管帶隊舞龍與電音三太子一同熱鬧進場。

大仁科技大學 58週年校慶

慶祝大會除了進行資深教職員工、傑出校友與校園優秀青年獎的頒獎,.也安排「毛小孩走秀」,由10位寵物美容系的同學領著可愛的毛寶貝們進行變裝走秀。為了讓許多公忙無暇參與的朋友們也能即時收看典禮內容,會場也將設置無人機現場實況直播(FB、YT同步撥放)。

活動下午登場的除了傳統的運動會競技,校方也安排「大榕樹與小貝湖的時光」,讓校友們齊聚榕樹下,在詩歌、音樂與濃濃的回憶中走入回憶的時光。多年前年輕的身影,負笈大仁求學的點點滴滴,在這值得慶祝的午後,溫馨滿盈❤️。

大仁58校慶系列活動: 校友大榕樹下 回首話當年(合影)

大仁58校慶系列活動: 校友大榕樹下 (合影)


2024年6月15日 星期六

元智大學



元智大學       https://www.yzu.edu.tw/

元智大學申請入學表現居綜合大學之冠 | 中央社訊息平台

(中央社訊息服務20240615 09:31:34) 元智大學在6月13日大學甄選入學委員會網站正式公告的113學年度大學申請入學招生結果中,招生表現相當出色,招生名額使用率高達92.45%,除了兩所國立藝術大學外,位居全國之首。

根據大學甄選入學委員會的數據,113學年度總報名人數達7萬8,187人,較上年度增加2,075人。此次申請入學的招生名額為5萬1,499人,相較於112學年度減少了2,357人。最終,113學年度獲分發人數為4萬1,133人,較去年增加了2,180人,報名分發率提升至52.61%。

元智大學校景

值得關注的是,元智大學的招生名額使用率從去年的75.6%大躍進至92.45%,在此次申請入學中表現尤為突出。不僅彰顯元智在教學質量和學生培育上的卓越表現,也反映廣大考生與家長對元智的高度認可與青睞。

教務長謝建興指出,除了在黃仁勳效應帶動科技潮流的影響下,電通學院、資訊學院等科系均已滿額外,元智大學工業工程與管理學系在近幾年也因半導體產業蓬勃發展以及全球供應鏈的影響下,連續兩年達到滿額。同時,今年新成立的護理系也吸引了眾多申請者而達到滿額。元智大學近幾年來,在廖慶榮校長的領導下,不論國內排名與各項國際化指標都有所進展,尤其優秀外籍師資延攬已具成效,將繼續朝「台灣最國際化的大學」邁進。



2024年6月12日 星期三

【華梵大學】Huafan University


華梵大學 Huafan University    https://www.hfu.edu.tw/


華梵大學 秘書室     數位校史館




建構「曉雲學」與「天台學」研究重鎮 華梵辦天台學國際研討會 | 中央社訊息平台

(中央社訊息服務20240612 15:20:54) 為發揚與傳承佛教「天台學」的理念思想,華梵大學7、8日一連兩天盛大舉辦「2024第一屆天台學國際學術研討會」,日、韓、中、美、德、臺等近百位專家學者共聚一堂熱烈研討,會議最後凝聚共識由華梵大學擔任領頭羊建構「曉雲學」,打造華梵成為「天台學」研究重鎮。

華梵大學悟觀法師董事長開幕致詞。

「天台宗」為漢傳佛教第一個成立的宗派,重視教理研究與止觀修行,是最具中國特色的三大佛教宗派之一,華梵大學創辦人曉雲法師為天台宗第45代傳人,對於天台學的推廣不遺餘力,並以天台的方便止觀學說,在華梵校園推動「覺之教育」理念,深獲教育界肯定。

為將天台學弘揚至國際,華梵大學佛教藝術學系、東方人文思想研究所、校覺室與華梵佛學研究所特別聯合承辧「2024第一屆天台學國際學術研討會」,來自各國的專家學者總計發表6場精彩專題演講與13篇學術論文,台上台下互相交流,研討氣氛相當熱烈。

曉雲法師法子、華梵大學悟觀董事長於開幕致詞時表示,天台以法華為宗骨,以般若為觀法,曉雲導師民國68年創立天台宗學會,「般若淨化思想」、「菩薩悲智精神」12字最能代表其從年輕到老一以貫之的行誼和教育實踐理念,她更曾指出天台教理是最圓融無礙的學說及方便法門。

來自日本法華佛教研究所花野充道所長(右一)發表專題演講。

悟觀法師認為,曉雲導師所推動的覺之教育理念,以及華梵大學創校宗旨「人文與科技融匯、慈悲與智慧相生」,都與天台的止觀學說息息相關,華梵大學舉辦「2024第一屆天台學國際學術研討會」,也是在此基礎上傳承覺之教育與天台學理念,更是在臺灣宗教辦大學應具備的時代使命與歷史責任。

華梵大學佛教學院冀劍制院長說,華梵大學佛教藝術學系去年剛設立佛學組,今年即盛大辦理國際研討會,對外宣示將在藝術領域之外好好扎根佛學,非常讓人期待佛藝與佛學的結合,可以為佛教擦撞岀不一樣的火花。

華梵大學主任秘書黃智陽教授也表示,天台學是唐宋以來漢傳佛教思想的核心,曉雲導師更是重要的天台宗傳人、教育家與思想家,天台學勢將成為未來華梵大學的重要學術亮點。

佛光大學中文系林明昌副教授(右一)發表論文並回應觀眾提問。

值得一提的是,最後一天綜合座談由華梵大學東方人文思想研究所高柏園所長主持,邀請悟觀董事長、佛光山電子大藏經主任永本法師、浙江工商大學東亞佛教文化研究中心研究員悟燈法師等3位重量級天台學者擔任引言人,為兩天會議帶來壓軸高潮。

悟觀董事長說,近世佛教思想史對整個佛教的傳承非常重要,尤其唐宋時期是宮廷佛教跨界至大眾佛教的思想轉折融合點,未來天台學研究除了可朝此方向繼續深化努力,如何彰顯佛教在當代臺灣發展的特質也很重要。

悟觀法師強調,山頭主義或祖師崇拜主義並沒有什麼不好,儘管佛光山星雲大師、法鼓山聖嚴法師與大崙山曉雲導師這三位人格典範早已不在人間,但後輩自有責任加以傳承,對華梵大學來說,好好探究曉雲導師的思想淵源及天台學說,就是華梵人的使命。

華梵大學東方人文思想研究所高柏園所長(左)主持綜合座談。

永本法師建議每年天台學的學術研討可以更聚焦在例如歷史、人物、思想、典籍、制度、發展史等單一專題或專門領域的探討上,並與時代脈動結合,透過佛教教義找出淨化現代社會與身心靈的方法。

她尤其稱讚此次研討會的論文發表,逢甲大學通識教育中心兼任副教授尤惠貞從天台教觀詮釋生命教育,即對現代人非常受用。

悟燈法師也呼籲臺灣可借鑑日本佛教界發展天台學的作法,重視對典籍的基礎研究與人才培養。

2024第一屆天台學國際學術研討會現場合影。

高柏園所長表示,佛光山有星雲學,法鼓山有聖嚴學,華梵大崙山也應建構「曉雲學」,此次天台學國際學術研討會的舉辦正是一個好時機,由悟觀董事長召集海內外天台學者啟動建構「曉雲學」的發展平台,一起為「天台學」的現在與未來實踐努力。

研討會負責人、華梵大學佛教藝術學系林素玟教授也說,目前臺灣尚未有以「天台學」為主題而長期舉辦的學術研討會,未來華梵大學佛教藝術學系佛學組每年都將辦理天台學學術研討會,整合海內外天台學研究成果,定期出版學術刊物,將華梵大學打造成國際天台學研究重鎮,以及國際佛學交流的重要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