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立中央大學 https://www.ncu.edu.tw/tw/
中央大學新團隊迎接110週年校慶 擦亮中大金字招牌 | 中央社訊息平台

中央大學新團隊宣傳今年110週年校慶,左起:李宇翔主秘、綦振瀛副長、蕭述三校長、陳文逸副校長和阮啓弘副校長。
新學期開始,中央大學新任校長蕭述三帶領新行政團隊上路,以「璀璨啟航 共創輝煌」為主題,迎接110週年校慶暨在臺復校63週年,開啟嶄新里程。為強化發展動能,將啟動「百十啟航,共築未來—校慶輝煌基金計畫」,希望透過專案募款厚植量能,透過卓越辦學成果,持續擦亮中大的金字招牌。
蕭述三校長強調,上任之後,將以「人才培育」為首要使命,打造中大「以人文關懷為底蘊、以跨域融合為創新」的特色頂尖學府。將持續創造更多「中大第一」,帶領中大不斷追求卓越。不僅要展現「全國最美大學」之美名,也彰顯擁有全台最高「鹿林天文台」的獨特地位,宣揚「全國最高學府」之辧學成果,希望吸引更多年輕學子的青睞,成為心目中的理想學府。
今年迎來的110週年校慶,將以「知識饗宴」揭開序幕,邀請多位大師分享學思歷程與人生智慧,包括總統科學獎得主葉永烜院士、教育部國家講座主持人劉正彥教授、國科會傑出研究獎得主黃瑞卿教授,以及教育部學術獎得主李孝悌教授。透過這些精彩的講座,拓展學生視野,深化人文素養,實踐核心教育理念。
校慶期間,將舉辦「璀璨啟航—全校大健走活動」,體驗全新完工「中大路」康莊大道嶄新風貌,邀請中大壢中樂儀隊表演,展現青春洋溢氣息。
新學期開始,中央大學新任校長蕭述三帶領新行政團隊上路,以「璀璨啟航 共創輝煌」為主題,迎接110週年校慶暨在臺復校63週年,開啟嶄新里程。為強化發展動能,將啟動「百十啟航,共築未來—校慶輝煌基金計畫」,希望透過專案募款厚植量能,透過卓越辦學成果,持續擦亮中大的金字招牌。
蕭述三校長強調,上任之後,將以「人才培育」為首要使命,打造中大「以人文關懷為底蘊、以跨域融合為創新」的特色頂尖學府。將持續創造更多「中大第一」,帶領中大不斷追求卓越。不僅要展現「全國最美大學」之美名,也彰顯擁有全台最高「鹿林天文台」的獨特地位,宣揚「全國最高學府」之辧學成果,希望吸引更多年輕學子的青睞,成為心目中的理想學府。
今年迎來的110週年校慶,將以「知識饗宴」揭開序幕,邀請多位大師分享學思歷程與人生智慧,包括總統科學獎得主葉永烜院士、教育部國家講座主持人劉正彥教授、國科會傑出研究獎得主黃瑞卿教授,以及教育部學術獎得主李孝悌教授。透過這些精彩的講座,拓展學生視野,深化人文素養,實踐核心教育理念。
校慶期間,將舉辦「璀璨啟航—全校大健走活動」,體驗全新完工「中大路」康莊大道嶄新風貌,邀請中大壢中樂儀隊表演,展現青春洋溢氣息。
此外,深受學生喜愛的創意市集將擴大舉辦,結合多元創意與美食,營造活力校園氛圍。同時,將廣邀值年校友回娘家,舉辦「印下記憶·新中大十景集章趣」活動,讓校友與師生一同重溫校園經典地標,喚起珍貴回憶。
中央大學將同步啟動「百十啟航,共築未來—校慶輝煌基金計畫」,透過校務基金募款,推動校園建設、創新教學及弱勢學子獎助機制,並鼓勵企業在校內開設學分學程。
中央大學將同步啟動「百十啟航,共築未來—校慶輝煌基金計畫」,透過校務基金募款,推動校園建設、創新教學及弱勢學子獎助機制,並鼓勵企業在校內開設學分學程。
此外,學校將積極發展八德校區,結合中大在醫療、未來生物醫學及地球永續等領域的研究優勢,促進社會福祉,實現與地方共榮發展。
新任校長與行政團隊上任之際,中央大學順應新時代潮流,展開全新佈局,以嶄新的氣象迎接110週年校慶,擦亮百年金字招牌,持續朝世界一流大學邁進。

新任校長與行政團隊上任之際,中央大學順應新時代潮流,展開全新佈局,以嶄新的氣象迎接110週年校慶,擦亮百年金字招牌,持續朝世界一流大學邁進。

中央大學新任蕭述三校長上任後,希望打造中大「以人文關懷為底蘊、以跨域融合為創新」的特色頂尖學府。


中央大學新學期,新行政團隊上路,展現滿滿的活力與朝氣。
中央大學新行政團隊啟航 蕭述三校長擘劃未來藍圖 | 中央社訊息平台
(中央社訊息服務20250206 15:19:28)

中央大學新行政團隊啟航 蕭述三校長擘劃未來藍圖 | 中央社訊息平台
(中央社訊息服務20250206 15:19:28)

中央大學新任蕭述三校長帶領新任一級主管上任,展現滿滿的朝氣與活力,蓄勢待發,朝目標和願景邁進。
國立中央大學2月6日於羅家倫講堂舉辦新任蕭述三校長暨一級主管歡迎茶會,各界官蓋雲集,恭賀聲不斷。蕭述三校長感謝各界支持,將以「培育人才」作為首要任務,強化AI時代的學習、重振學校排名、加強校友聯絡、募款推動和八德校區推展等,打造中大「以人文關懷為底蘊、以跨域融合為創新」的特色頂尖學府為願景。
歡迎儀式由國樂社揭開序幕,他們以〈廟會〉和〈心花開〉兩首歡樂曲目,帶來新春的熱鬧氣息。隨後邀請中央研究院曾志朗院士、台灣聯合大學系統陳力俊系統主席、前校長劉兆漢院士、中大學術基金會蔣偉寧董事長和中大校友總會詹耀裕理事長逐一上台致詞勉勵。
會中頒發新任一級主管聘書,新團隊帶來新氣象,為中大注入新的動能。隨後,校長與主管們共同宣誓治校理念,他們將在職責內竭盡所能,一同朝著標竿和願景向前奔跑。
蕭述三校長強調,人才培育是大學首要使命,將致力培養學生跨域解決問題的能力,提升其同理心與社會意識。
國立中央大學2月6日於羅家倫講堂舉辦新任蕭述三校長暨一級主管歡迎茶會,各界官蓋雲集,恭賀聲不斷。蕭述三校長感謝各界支持,將以「培育人才」作為首要任務,強化AI時代的學習、重振學校排名、加強校友聯絡、募款推動和八德校區推展等,打造中大「以人文關懷為底蘊、以跨域融合為創新」的特色頂尖學府為願景。
歡迎儀式由國樂社揭開序幕,他們以〈廟會〉和〈心花開〉兩首歡樂曲目,帶來新春的熱鬧氣息。隨後邀請中央研究院曾志朗院士、台灣聯合大學系統陳力俊系統主席、前校長劉兆漢院士、中大學術基金會蔣偉寧董事長和中大校友總會詹耀裕理事長逐一上台致詞勉勵。
會中頒發新任一級主管聘書,新團隊帶來新氣象,為中大注入新的動能。隨後,校長與主管們共同宣誓治校理念,他們將在職責內竭盡所能,一同朝著標竿和願景向前奔跑。
蕭述三校長強調,人才培育是大學首要使命,將致力培養學生跨域解決問題的能力,提升其同理心與社會意識。
此外,作為頂尖研究型大學,不僅要打底,更要拔尖,致力打造優質研究環境,讓教師專心投入學術發展,並積極拓展跨國科研合作,以提升學術國際競爭力。
因應AI時代的來臨,在教學與學習上,將顛覆以往傳統的方式,發展以人本為主的Human Centered AI,跨域整合,善用AI的力量,創新中大前景。同時,研議推動因應次世代學習模式,建置生成式AI輔助教學平台,提供教師多元生成式AI輔助教學數位工具,精準掌握學生學習狀況,提升學習成效。
面對財務挑戰,將強化學校募款機制,善用去年獲得的近十億元捐款,啟動新教研大樓建設,除解決校園空間不足問題之外,也將朝永續的特色建築規劃。
因應AI時代的來臨,在教學與學習上,將顛覆以往傳統的方式,發展以人本為主的Human Centered AI,跨域整合,善用AI的力量,創新中大前景。同時,研議推動因應次世代學習模式,建置生成式AI輔助教學平台,提供教師多元生成式AI輔助教學數位工具,精準掌握學生學習狀況,提升學習成效。
面對財務挑戰,將強化學校募款機制,善用去年獲得的近十億元捐款,啟動新教研大樓建設,除解決校園空間不足問題之外,也將朝永續的特色建築規劃。
同時,將積極規劃八德校區,與中央及桃園市府積極溝通,打造智慧醫療健康園區,跨域融合各個學院的強項,拓展中央大學的影響力。


中央大學新任蕭述三校長簽署中大願景,將打造中大「以人文關懷為底蘊、以跨域融合為創新」的特色頂尖學府。


歡迎茶會致詞貴賓合影,左至右:中大校友總會詹耀裕理事長、前校長劉兆漢院士、台灣聯合大學系統陳力俊系統主席、新任新任中央大學蕭述三校長、曾志朗院士和中大學術基金會蔣偉寧董事長。
十二年磨一劍 《邁進——周景揚校長與中央大學》新書發表 | 中央社訊息平台
(中央社訊息服務20250114 10:25:00)

十二載初心不變 周景揚校長帶領中央大學邁向卓越 | 中央社訊息平台
(中央社訊息服務20250106 17:27:35)


十二年磨一劍 《邁進——周景揚校長與中央大學》新書發表 | 中央社訊息平台
(中央社訊息服務20250114 10:25:00)

由秘書室與人文藝術中心編印的新書《邁進——周景揚校長與中央大學》發表,回顧周校長12年的治校點滴。
由秘書室與人文藝術中心李瑞騰主任編印的新書《邁進——周景揚校長與中央大學》發表,回顧周校長任職12年來,本著誠信、正直和奉獻的初心帶領中央大學,推動校務的成長與突破。卸任前,榮獲國際電機電子工程師學會(IEEE)台北分會終身成就獎之肯定。
2013年2月,周景揚接任國立中央大學校長,校務治理方面,以深具人文關懷的世界一流大學為願景,擬定全方位發展策略,強化專業管理決策制度,推動永續經營的財務規劃;教務及學術研究方面,持續實行既有教學總體目標,健全教育環境,建立核心競爭力,拓展研究國際影響力;總務方面,他努力營造友善校園,以利教職員生在其中工作、生活與學習。
在他任內,帶領壢中改隸為中央大學附屬中壢高級中學,成立「生醫理工學院」、「永續與綠能科技研究學院」,教學研究綜合大樓落成啟用,舉辦107年全國大專校院運動會,讓中大的運動設施在全國數一數二,帶領中央大學走過百年校慶,成立臺灣首座崑曲博物館、臺灣第一座極地研究站、並展開臺灣首次的國際登月計畫,甚至遠赴北極,將臺灣小米送入北極世界種子庫,為永續發展樹立重要里程碑。。
此外,他對於高等教育及其專業領域之公共服務亦不遺餘力,曾任臺灣積體電路設計學會理事長、中國電機工程學會理事長、臺灣校務研究專業協會理事長、大學招生委員會聯合會召集人及中華民國國立大學校院協會理事長。個人榮譽部分,曾獲選美國電機電子工程學會會士、中國電機工程學會傑出電機工程教授獎及中國電機工程學會會士等殊榮。
周校長說,這12年來與中大結下不解情緣,4300多個日子,對校園一草一木都非常熟悉。他一本初心,希望建構學生敦品勵學一生珍惜的快樂學習環境,教職員生願意敬業奉獻安身立命優質工作環境,締造中央大學成為一個深具人文關懷的一流大學。
「羅馬不是一天造成的」,他由衷感謝行政團隊的支持與打拼,作他最好的後盾,以及所有教職員生的努力付出,《邁進——周景揚校長與中央大學》這本新書,將中大美好印記都紀錄下來。期許未來一棒接一棒,中央大學持續精進卓越。

由秘書室與人文藝術中心李瑞騰主任編印的新書《邁進——周景揚校長與中央大學》發表,回顧周校長任職12年來,本著誠信、正直和奉獻的初心帶領中央大學,推動校務的成長與突破。卸任前,榮獲國際電機電子工程師學會(IEEE)台北分會終身成就獎之肯定。
2013年2月,周景揚接任國立中央大學校長,校務治理方面,以深具人文關懷的世界一流大學為願景,擬定全方位發展策略,強化專業管理決策制度,推動永續經營的財務規劃;教務及學術研究方面,持續實行既有教學總體目標,健全教育環境,建立核心競爭力,拓展研究國際影響力;總務方面,他努力營造友善校園,以利教職員生在其中工作、生活與學習。
在他任內,帶領壢中改隸為中央大學附屬中壢高級中學,成立「生醫理工學院」、「永續與綠能科技研究學院」,教學研究綜合大樓落成啟用,舉辦107年全國大專校院運動會,讓中大的運動設施在全國數一數二,帶領中央大學走過百年校慶,成立臺灣首座崑曲博物館、臺灣第一座極地研究站、並展開臺灣首次的國際登月計畫,甚至遠赴北極,將臺灣小米送入北極世界種子庫,為永續發展樹立重要里程碑。。
此外,他對於高等教育及其專業領域之公共服務亦不遺餘力,曾任臺灣積體電路設計學會理事長、中國電機工程學會理事長、臺灣校務研究專業協會理事長、大學招生委員會聯合會召集人及中華民國國立大學校院協會理事長。個人榮譽部分,曾獲選美國電機電子工程學會會士、中國電機工程學會傑出電機工程教授獎及中國電機工程學會會士等殊榮。
周校長說,這12年來與中大結下不解情緣,4300多個日子,對校園一草一木都非常熟悉。他一本初心,希望建構學生敦品勵學一生珍惜的快樂學習環境,教職員生願意敬業奉獻安身立命優質工作環境,締造中央大學成為一個深具人文關懷的一流大學。
「羅馬不是一天造成的」,他由衷感謝行政團隊的支持與打拼,作他最好的後盾,以及所有教職員生的努力付出,《邁進——周景揚校長與中央大學》這本新書,將中大美好印記都紀錄下來。期許未來一棒接一棒,中央大學持續精進卓越。

《邁進——周景揚校長與中央大學》新書,回顧周景揚任職的12年如何實現治校理念,推動校務的成長與突破。


周景揚校長卸任前,耐心為中大師生簽書,合影留念。
十二載初心不變 周景揚校長帶領中央大學邁向卓越 | 中央社訊息平台
(中央社訊息服務20250106 17:27:35)

中央大學周景揚校長1月底即將功成身退,他特別感謝行政團隊的共同打拼,帶領中大蛻變成長。
中央大學周景揚校長1月底即將功成身退,中央大學特於1月6日於行政大樓三樓會議室舉辦溫馨的歡送會,以及《邁進——周景揚校長與中央大學》新書發表,回顧周校長三屆任期的點點滴滴。這12年來,他始終不忘初心,戮力辦學,堅持不懈。
周景揚校長2013年2月接任國立中央大學校長,以「深具人文關懷的世界一流大學」為願景,希望建構中大成為一所誠意樸實、敬業樂群、充滿創意的一流大學,讓教職員生都能快樂自信地追求卓越,12年來一步一腳印努力實現。
在他任內,帶領壢中改隸為中央大學附屬中壢高級中學,成立「生醫理工學院」、「綠能與永續研究學院」,教學研究綜合大樓落成啟用,舉辦107年全國大專校院運動會,帶領中央大學走過百年校慶、在台復校60週年校慶,成立臺灣首座崑曲博物館、臺灣第一座極地研究站、並展開臺灣首次的國際登月計畫。
劉振榮前副校長說,周校長將他人生最精華的時間都奉獻給中大,完成艱難的教學與研究大樓完工啟用、國際等級的藍色操場跑道、中大國民運動中心啟用,甚至環校道路主幹道的重新鋪設,可媲美高速公路等級。
與周校長共事九年的李光華副校長,以「美化校園 完善設施」、「謹守原則 公開公正」、「思慮周密 做事踏實」、「廣納雅言 寬厚待人」32字箴言形容周校長為人處事風格,與他共事,獲益良多。
綦振瀛副校長也說,周校長與人為善、行事務實,與中大校訓「誠樸」不謀而合,擁有強大意志力和信心,是學習的標竿與典範。學生會長陳政傑則代表過去、現在的學生自治組織成員,向周校長獻上最誠摯的感謝與祝福。
由秘書室與人文藝術中心李瑞騰主任編印的新書《邁進——周景揚校長與中央大學》,回顧周景揚任職的12年實現治校理念,推動校務的成長與突破。會後也開放教職員生簽書,周校長耐心逐一簽名合影,留下美好印記。
周校長感性分享,12年來像一場奇幻旅程, 4300多個日子,校園一草一木都非常熟悉,充滿不捨。這12年來他一本初心,堅持「做對的事,不做不對的事」,希望建構中央大學成為令人引以為傲的一流學府,讓中大的氛圍與格局逐漸脫胎換骨。倚仗健全的財務,即使在財務較拮据時,校園建設依然可以務實推動。
未來從公務體系退休之後,人生將更海濶天空,時間、空間和心𩆜的自由度變多。他引用日本作家春上村樹的話,「人其實不是慢慢變老,是一瞬間變老的。」所以要常保持童心,常常運動、旅行和學習。未來也期許校務推動一棒接一棒,在蕭述三校長的領導下,中央大學越來越卓越!
中央大學周景揚校長1月底即將功成身退,中央大學特於1月6日於行政大樓三樓會議室舉辦溫馨的歡送會,以及《邁進——周景揚校長與中央大學》新書發表,回顧周校長三屆任期的點點滴滴。這12年來,他始終不忘初心,戮力辦學,堅持不懈。
周景揚校長2013年2月接任國立中央大學校長,以「深具人文關懷的世界一流大學」為願景,希望建構中大成為一所誠意樸實、敬業樂群、充滿創意的一流大學,讓教職員生都能快樂自信地追求卓越,12年來一步一腳印努力實現。
在他任內,帶領壢中改隸為中央大學附屬中壢高級中學,成立「生醫理工學院」、「綠能與永續研究學院」,教學研究綜合大樓落成啟用,舉辦107年全國大專校院運動會,帶領中央大學走過百年校慶、在台復校60週年校慶,成立臺灣首座崑曲博物館、臺灣第一座極地研究站、並展開臺灣首次的國際登月計畫。
劉振榮前副校長說,周校長將他人生最精華的時間都奉獻給中大,完成艱難的教學與研究大樓完工啟用、國際等級的藍色操場跑道、中大國民運動中心啟用,甚至環校道路主幹道的重新鋪設,可媲美高速公路等級。
與周校長共事九年的李光華副校長,以「美化校園 完善設施」、「謹守原則 公開公正」、「思慮周密 做事踏實」、「廣納雅言 寬厚待人」32字箴言形容周校長為人處事風格,與他共事,獲益良多。
綦振瀛副校長也說,周校長與人為善、行事務實,與中大校訓「誠樸」不謀而合,擁有強大意志力和信心,是學習的標竿與典範。學生會長陳政傑則代表過去、現在的學生自治組織成員,向周校長獻上最誠摯的感謝與祝福。
由秘書室與人文藝術中心李瑞騰主任編印的新書《邁進——周景揚校長與中央大學》,回顧周景揚任職的12年實現治校理念,推動校務的成長與突破。會後也開放教職員生簽書,周校長耐心逐一簽名合影,留下美好印記。
周校長感性分享,12年來像一場奇幻旅程, 4300多個日子,校園一草一木都非常熟悉,充滿不捨。這12年來他一本初心,堅持「做對的事,不做不對的事」,希望建構中央大學成為令人引以為傲的一流學府,讓中大的氛圍與格局逐漸脫胎換骨。倚仗健全的財務,即使在財務較拮据時,校園建設依然可以務實推動。
未來從公務體系退休之後,人生將更海濶天空,時間、空間和心𩆜的自由度變多。他引用日本作家春上村樹的話,「人其實不是慢慢變老,是一瞬間變老的。」所以要常保持童心,常常運動、旅行和學習。未來也期許校務推動一棒接一棒,在蕭述三校長的領導下,中央大學越來越卓越!

工學院院長蕭述三(新任校長)致贈感謝禮給周景揚校長,象徵一份感恩,一份祝福與一份傳承。


周校長夫人獻花,是歡送會最溫馨的時刻。
中央大學辦學再創佳績 連續三年大學部註冊率破100% | 中央社訊息平台
(中央社訊息服務20240723 10:30:12)
中央大學辦學再創佳績,連續三年大學部註冊率破100%,表現亮眼。
中央大學繼今年碩士班報考人數創十年新高,大學部註冊率更自110學年度開始,連續三年破100%,2023年在國立綜合型大學之中表現亮麗,大學部註冊率達101.7%,高居全國第一。註冊率前三科系分別為:物理學系137.1%、光電科學與工程學系112.5%、資訊工程學系109.6%。
根據教育部「大學校院校務資料庫」新生註冊率,因半導體、AI、機械領域之擴充名額不列入計算。中央大學2023年註冊人數為1525人,大學部核定的招生名額為1500個,另有68個擴充名額,因此註冊率高達 101.7%,前兩年分別為102.3%和101.7%,均達到「破百」!
中央大學在2024《美國新聞與世界報導(U.S. News & World Report)》「全球最佳大學」排名,太空科學領域居全國第二名,《天下雜誌》公布的USR大學公民調查排名,在公立一般大型大學組亦居全國第三。顯見中大除辦學方面獲得大學生的認同,在大學治理、社會參與和教學創新等面向亦受到各界肯定。
中央大學周景揚校長表示,中大具有百年以上的悠久歷史,校景優美、校譽優良,為一所優質的學府。中大秉持著「人文關懷、永續發展」的校務發展核心,不僅擁有全國首屈一指的太空及遙測研究中心,未來將展開台灣首次的國際登月計畫,新成立的「台灣極地研究中心」更是探索極地的先鋒部隊,並有全國首創的「永續與綠能科技研究學院」,接軌全球淨零碳排趨勢。
面對AI時代來臨,中央大學不但是輝達(NVIDIA)創辦人黃仁勳演講列出17所合作之台灣公私立大學之一,在AI領域蓬勃發展,成果斐然。2024年更創立「人本AI研究中心」,致力於探討人類生命本質,並與專業團隊共同研發人本AI機器人思維模組,積極與企業合作研發社會型機器人。希冀在少子化的浪潮下,培養優秀人才,開闢不一樣的前景大道!
中央大學校景十分優美,有「全國最美大學」之美譽,中大湖更是校園美景票選第一名。
中央大學正門圓環景觀壯麗,展現泱泱學府的大器格局。
中央大學辦學再創佳績 連續三年大學部註冊率破100% | 中央社訊息平台
(中央社訊息服務20240723 10:30:12)

中央大學繼今年碩士班報考人數創十年新高,大學部註冊率更自110學年度開始,連續三年破100%,2023年在國立綜合型大學之中表現亮麗,大學部註冊率達101.7%,高居全國第一。註冊率前三科系分別為:物理學系137.1%、光電科學與工程學系112.5%、資訊工程學系109.6%。
根據教育部「大學校院校務資料庫」新生註冊率,因半導體、AI、機械領域之擴充名額不列入計算。中央大學2023年註冊人數為1525人,大學部核定的招生名額為1500個,另有68個擴充名額,因此註冊率高達 101.7%,前兩年分別為102.3%和101.7%,均達到「破百」!
中央大學在2024《美國新聞與世界報導(U.S. News & World Report)》「全球最佳大學」排名,太空科學領域居全國第二名,《天下雜誌》公布的USR大學公民調查排名,在公立一般大型大學組亦居全國第三。顯見中大除辦學方面獲得大學生的認同,在大學治理、社會參與和教學創新等面向亦受到各界肯定。
中央大學周景揚校長表示,中大具有百年以上的悠久歷史,校景優美、校譽優良,為一所優質的學府。中大秉持著「人文關懷、永續發展」的校務發展核心,不僅擁有全國首屈一指的太空及遙測研究中心,未來將展開台灣首次的國際登月計畫,新成立的「台灣極地研究中心」更是探索極地的先鋒部隊,並有全國首創的「永續與綠能科技研究學院」,接軌全球淨零碳排趨勢。
面對AI時代來臨,中央大學不但是輝達(NVIDIA)創辦人黃仁勳演講列出17所合作之台灣公私立大學之一,在AI領域蓬勃發展,成果斐然。2024年更創立「人本AI研究中心」,致力於探討人類生命本質,並與專業團隊共同研發人本AI機器人思維模組,積極與企業合作研發社會型機器人。希冀在少子化的浪潮下,培養優秀人才,開闢不一樣的前景大道!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